不同的藥物針對同一種疾病會產(chǎn)生不同的治療效果,如果不按說明書隨意用藥或者不遵醫(yī)囑用藥的話,不但可能起不到治療效果,甚至還可能損害人體健康。那么,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合理用藥呢?下面,我們共同來學(xué)習(xí)一下合理用藥的基本知識。
一、 常見藥物的各種“量”
劑量:指用藥量,一次給藥后產(chǎn)生藥物治療作用的用量。
安全范圍:是指藥物的最小有效量與最小中毒量之間的范圍,表示藥物的安全性。一般安全范圍越大。用藥越安全。
極量:安全用藥的極限劑量。
治療量(常用量):臨床常用有效劑量范圍。它比最小有效量要高,又比藥物極限量要低。在治療過程中,若病情得到控制,需減少給藥劑量,即維持量(維持量就是維持藥物療效的最小劑量)。
二、 服藥時間
空腹:清晨未進(jìn)食前30-60分鐘。
飯前:三餐前30-60分鐘。
飯時:飯前片刻或餐后片刻。
飯后:餐后15-30分鐘。
睡前:睡覺前15-30分鐘。
必要時:疼痛時立刻服用的藥物,例如:心絞痛發(fā)作時,硝酸甘油舌下含服。
特殊給藥時間:每日半片或隔日一片,請遵醫(yī)囑。
三、 停藥需咨詢醫(yī)生或藥師
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,隨意停藥可能會導(dǎo)致原有癥狀加重或有新的表現(xiàn),如:降壓藥中的β受體阻斷劑(代表藥物:美托洛爾、普萘洛爾等),具體表現(xiàn)為:高血壓、心律失常和心絞痛加重。突然撤除β受體阻斷劑危險性很大,尤其對于高危患者來說,可能會使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惡化并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風(fēng)險。所以,如需停藥一定要及時咨詢醫(yī)生或藥師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