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爆料入口,51吃瓜爆料视频|51吃瓜爆料网_51吃瓜爆料网站原版完整版

醫(yī)院新聞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醫(yī)院新聞 > 正文
感 受 人 生
發(fā)布日期:2008/12/19 10:55:39
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 受 人 生 


  

      對于我們這一代上山下鄉(xiāng)的人來說:要問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那就是感受人生!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,但刻骨銘心記在心中的那就是“苦”和“累”。

      記得剛到農村的時候,對于我們這些正在發(fā)育成長的小青年來說,首先要適應這里的生存環(huán)境,其次要適應干農活的苦和累.當時我們這些十七八歲的青年什么都不會。不用說技術活,就是力氣活男青年都不知當地女青年。

      記得第一次上山砍柴,人家當地青年多的一天能砍百八十捆,少的也有七八十捆,而我們一天多的能砍二十來捆,少的也就十捆八捆。往山下背柴,人家當地女青年都 比我們男青年背得多。

      拿鏟地來說:人家社員鏟到地頭了我們連一半都沒鏟上,而熱心的老農總是重返地間幫助我們,而有些技術性的農活也是在下鄉(xiāng)一年多以后才逐漸掌握。

      與干農活的累相比,另一個更"要命"的就是勞動時間。在農忙季節(jié)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了,這對于我們這些正處于長身體愛睡覺的小青年來說是很大的考驗,每天起早對于我們來說真是太痛苦了。對于這一點當年下鄉(xiāng)的朋友應該都有深刻體驗;而收工的時間每天都是在什么也看不到為止,每天勞動時間為十五個小時左右,那種累的感覺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。當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往回走的時候,真希望明天能下雨,因為下雨可以休息,不用出工。

      以上說的是“累”下面再說“苦”。那時的農村老百姓能住上瓦房的少之又少,大部分住在草房里。我們住在瓦房里,但上面蓋得被挺厚也透寒,因為屋里很冷,水缸都結冰。那里的冬天真難熬啊!

      我們下鄉(xiāng)的時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從家?guī)淼兀菚r的下鄉(xiāng)青年沒穿過打補丁的衣服的人很少,包括那些愛美的女青年。每天在泥里水里摸爬滾打,每個人都曬的較黑,皮膚也很粗糙。雖然環(huán)境苦點我們都能克服,但是最難的是我們這些正長身體,又干重活的這些人吃不飽。那時知青的糧比社員的要高一些,但是也不夠吃啊!每年缺糧時候就搞“瓜菜代”,所以看看我們當時的照片,里面的人沒有胖的,這也表示那個時代的一些特征。

      上面所說的那些“累”和“苦”是身體所感受到的,精神上的“累”和“苦”也是影響我們這一代人的重要因素。那時的農村文化生活很貧乏,很少能看到電影,有時為了看一場電影要翻山越嶺走十幾里山路。那時看的最多的是幾部樣板戲和幾部外國電影。(阿爾巴尼亞和朝鮮)那時最普遍地是村村戶戶都安裝有線小喇叭,播放的都是新聞和通知之類的東西。很少有播放節(jié)目的。青年條件好一點的有小收音機、口琴、笛子等娛樂工具,那也僅限于自娛自樂。那時看的書有很大的時代印記,都是革命的愛黨,愛祖國,愛領袖的,封、資、修的書是不敢公開看的。那時候唱歌也都是歌頌黨領袖和祖國人民的。文革前的老歌和前蘇聯的一些愛情歌曲只能偷偷的唱。這些事對現在的孩子們講起來那就是天方夜譚,但那是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過的,這就是我們的命運,是和那個時代的命運連在一起的所謂犧牲的一代人。

      最后我要說收獲,前面說過感受人生的受,字就是收獲。那是我們在農村勞動生活經歷,不管歡樂與痛苦,不管對與錯,那都是留在心中永遠抹不去的記憶。它使我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有多大的艱難險阻都能勇敢面對,都能勇往直前。所以你看現在從中央到地方,到各單位,到私企,都有我們這一代上山下鄉(xiāng)的一份子,他們作為領導,作為骨干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發(fā)展做出自己的貢獻。這是個人的收獲,也是民族的收獲,更是國家的收獲。當然我們還有經歷了六十年代的經濟困難時期,經歷了文化大革命,經歷了改期開放,經歷了下崗失業(yè),經歷了金融風暴……但是如你們所看到的,他們還在努力的生活著。為了自己的家庭,為了自己的孩子,為了自己曾經的理想...........

      雖然我們即將步入人生的晚年,但是我們的心永遠愛著自己的祖國,愛著我們的親人。但愿我們的睡夢中還能回到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(xiāng),那時的山,那里的水,那里的人。但愿夢中的田野飄起《藍藍的天上飄過白云》那美麗動人的歌聲,但愿夢中靜溢的夜晚響起《莫斯科效外的晚上》那動人的旋律,但愿夢中夏日黃昏的小河邊響起悠揚的笛聲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朱連秋)